- 认识我们
- 香港非遗
-
展览及活动
- 展览
- 公众活动
- 教育活动
- 导赏服务
-
展览回顾
- 2021「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21 根与魂—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演活动
- 2021 沙头角庆春约太平清醮展览
- 2020「那些年的节庆」展览
- 2020「口传心授系列 I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览
- 2019 口传心授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 2019 继承 —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花灯扎作技艺展示
- 2019 根与魂 — 青未了 ‧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 2019 二零一九年香港花卉展览:「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扎作技艺展示」
- 2019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扎作技艺展示
- 2019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系列活动 『口传心授:香港特别行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月
- 2018 妙绘 ‧ 香港非遗
- 2018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扎作技艺展示
- 2018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扎作技艺展示
- 2017 口传心授: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17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传统花灯扎作技艺展示
- 2017 根与魂—忆江南 ‧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17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花灯扎作工艺展示
- 2016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花灯扎作工艺展示
- 2016 客家功夫三百年:数码时代中的文化传承
- 2016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花灯扎作工艺」展览
- 2016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龙扎作技艺」展览
- 2015 根与魂—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及讲座
- 2014 非常香港—传统风俗文化展览
- 2014 香江琴缘
- 2013 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12《西蜀天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览
- 2011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11 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港项目
- 2010 元朗马田村金龙
- 200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
活动回顾
- 2022「师傅到!」系列节目
- 2022 南音游记 — 行到边 ꞏ 唱到边
- 2022 香港长衫技艺非遗研讨会
- 2022「发现非遗」系列
- 2021 香港博物馆节 —「再觅非遗」寻乐日
- 2021「发现非遗」系列
- 2021「非遗进校园」节目系列
- 2020 发现非遗
- 2020「非遗传承 ─ 族群移居与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系列
- 2019「发现非遗」系列
- 2019 非遗传承讲座「解构男女装长衫:美学与工艺」
- 2019「大澳端午龙舟游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
- 2019 非遗大使训练课程 - 「童」心看非遗
- 2018「发现非遗」系列节目
- 2018 非遗大使训练课程 ─「童」赏非遗新角度
- 2018「发现非遗」同乐日
- 2018「大澳端午龙舟游涌」观赏活动
- 2018 第二届坑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日
- 2018 香港花卉展览:花花世界赏非遗
- 2018「口传心授系列 I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览配套活动
- 2018 非遗同乐日
- 2017 细说新唱.南音
- 2017「非遗深度赏」同乐日暨《一脉相承:传承.传情》短片启播
- 2017 非遗任务 ─ 大坑火龙扎作教室
- 2017「金茶王」的港式奶茶制作秘技—示范 x 尝味 x 体验
- 2017「大澳端午龙舟游涌」观赏活动
- 2017 坑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日
- 2017 「非遗任务 ─ 我要做传承人」系列之「十项」全能基本功
- 2017「长洲太平清醮」讲座及飘色制作分享
- 2017 非遗传承迎新岁
- 2016「非遗任务 ─ 我要做传承人」系列
- 2016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
- 2016 非遗任务 ─ 大坑火龙扎作教室
- 2016 区区有「盂兰」讲座系列
- 2016「非遗乐在夏令时」同乐日
- 2016「非遗乐在三栋屋」同乐日
- 2016「大澳端午龍舟游涌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
- 2016「长洲太平清醮」讲座及飘色制作分享
- 2015 大坑火龙扎作示范讲座
- X「大澳端午龙舟游涌」讲座及观赏活动
- X 發現非遺 — 5月
- X 6月 發現非遺
- X 7月 發現非遺
- X 8月 發現非遺
- X 9月 發現非遺
- X 10月 發現非遺
- X 6月及7月 發現非遺
- X 非遺傳承講座「解構男女裝長衫:美學與工藝」
- X 8月 發現非遺
- X 9月 發現非遺
- X 1月至3月 發現非遺
- X 7月至9月 發現非遺
- X「非遗任务 ─ 我要做传承人」系列之「麒麟学堂」
- 资助计划
- 瞬间看非遗
- 研究及出版
- 展览
- 公众活动
- 教育活动
- 导赏服务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龙扎作技艺」展览
日期:2016年1月15日至8月5日
地点: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离港大堂K行段(非禁区)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筹划
香港国际机场支持
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祥瑞灵物,是尊贵及吉祥的象征,因此人们相信舞龙可以保佑风调雨顺,消灾除害。时至今日,香港民间每逢传统节庆仍会舞龙助庆,求吉纳福。
扎龙需要扎作其眼、嘴、舌头、腮、角、龙身、龙脊和龙尾,技术比扎作狮头和麒麟头复杂。要制作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所扎作的骨架既要坚实,造工又要细致。完成后,要具慑人的气势,勇猛威严,而花纹图案,则要斑斓缤纷。
为庆祝丙申年农历新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展出这条由本地师傅以传统技艺扎作的南龙,既为大家送上佳节祝福,亦藉此让参观人士近距离接触这种传统手工艺,一起认识及欣赏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1. 2010年八乡元岗村太平清醮的舞龙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