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非遗」系列节目 — 2021年

 

 

木雕刻技艺讲座及示范(网上直播)

香港历史博物馆 协办

 

木雕刻技艺包括木刻及神像雕刻。神像雕刻的制作工序包括拣选木材丶凿坯丶雕身丶雕头丶画粉线丶雕花丶开相和上色等,要把神像的面容和神态活现眼前,绝非容易之事。是次讲座将会讲解木雕刻的历史发展及与宗教的关系,而讲者亦会分享个人经验及示范雕刻关公头像,让参加者深入了解这项传统技艺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日期

2021年2月28日(星期日)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讲者

萧炳强师傅(神像雕刻工艺师)

节目重温

https://bit.ly/3cSbKBj


 

香港本土语言及民间歌谣讲座(网上直播)

香港公共图书馆 合办

 

在十九世纪之前,香港居民操着六丶七种本土语言,当中以围头话和客家话最多人使用。这些居民的语言文化跟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移居香港的广东移民不一样。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和一体化等因素影响,香港的本土语言迅速式微。是次讲座将简单介绍围头话和客家话,以及其相关的民间歌谣。

 

 

日期

2021年3月6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2时至4时

讲者

刘镇发教授(香港本土语言保育协会副会长)

张国雄博士(香港本土语言保育协会副会长)

节目重温

https://bit.ly/3dEF51i


 

「香港新界清醮的常与非常」讲座(现场和网上同步进行)

香港历史博物馆 协办

 

讲座尝试以21世纪以前香港不同地区举办的清醮仪式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民间宗教的普同性丶差异性和变动性。宗教仪礼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因爲地域社区内的人群变动和都市化过程而产生变化,也因爲不同的持份者的解释而不断地调整。是次讲座将透过讲者对清醮的长期考察,让参加者了解节日的常规性与协商性的互动关系。

 

 

日期

2021年4月25日(星期日)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香港历史博物馆地下演讲厅(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

讲者

蔡志祥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学教授)

节目重温

https://bit.ly/3xx35wl


 

「洪拳在香港」讲座

香港公共图书馆 合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北武术纷纷落户香港,香港一度成为南北武术汇聚甚至输出海外之重镇。洪拳被尊为广东「洪丶刘丶蔡丶李丶莫」五大拳派之首,洪拳今天在香港和海外习者仍多,更是香港普及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次讲座将会讲述二十世纪洪拳在香港被重塑的故事,让参加者认识洪拳的特色和传承现况。

 

 

日期

2021年5月16日(星期日)

时间

下午2时至4时

地点

九龙公共图书馆推广活动室(九龙培正道5号)

讲者

麦劲生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


 

「香港粤剧戏服与当代艺术的连系」讲座

粤剧是香港珍贵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粤剧戏服制作技艺也是本地非遗项目之一。粤剧及粤剧戏服制造业在战后香港的光辉历史更为人津津乐道。粤剧戏服以宋明生活服为蓝本。随着时代变迁及粤剧发展,粤剧戏服的设计概念及物料应用亦不断融旧纳新。是次讲座将介绍粤剧戏服的历史丶主要制作过程丶文化及艺术价值等。

 

 

日期

2021年5月22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香港文化博物馆地下演讲室(沙田文林路一号)

讲者

谢西女士(研究主导跨媒体艺术工作者)


 

广彩制作技艺讲座及示范

香港历史博物馆 协办

 

广州彩瓷(简称广彩)是在各种白瓷上彩绘而烧制成的工艺品。制作过程包括车线丶勾线丶上色和烧瓷等。广彩师傅需要不断练习和高度专注,才能掌握及熟习一个或以上的花纹图案。是次讲座何廖绮玲女士将介绍广彩的历史丶制作工具及各种纹饰等,并由张锦平先生示范广彩技巧,让参加者对这门手工艺有所了解并知悉如何欣赏此艺术之美。

 

 

日期

2021年6月6日(星期日)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香港历史博物馆地下演讲厅(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

讲者

何廖绮玲女士(香港陶瓷硏究会会长及绘瓷艺术家)

张锦平先生(绘瓷名师)

 

 

「潮人盂兰胜会的前世今生」讲座(现场和网上同步进行)

香港历史博物馆 协办

 

潮人盂兰胜会是前人约定俗成的传统活动,可说是将昔日的习俗在现代社会中呈现。随着社会生活安稳和知识科学化,年青一代对盂兰胜会的观念亦起了变化。讲座将探讨香港潮人盂兰胜会的传统思想观念丶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能延续具有孝于亲丶慈于善行的盂兰胜会和布施「功德」的初心。
 
 

日期

2021年8月22日(星期日)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香港历史博物馆地下演讲厅(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

讲者

胡炎松先生(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盂兰胜会保育工作委员会副主席)

节目重温

https://bit.ly/3zeQOx8

 

 

「荃湾三栋屋历史文化与保育」讲座(现场和网上同步进行)

三栋屋博物馆原是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围屋,由荃湾陈姓族人兴建,于1981年列为法定古迹。2016年起博物馆亦成为展示及推广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心。讲座将阐述三栋屋陈氏的源流丶三栋屋的创建和建筑形制,以及三栋屋博物馆与新界华人非遗的关联,让参加者对这个糅合香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的文化场所有全面的了解。

 

 

日期

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香港文物探知馆演讲厅(尖沙咀海防道九龙公园)

讲者

萧国健教授(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节目重温

https://bit.ly/3I5ZZFd

 

 

广东手托木偶粤剧讲座及示范(网上直播)

广东手托木偶粤剧是古老的木偶品种之一,在20世纪初的香港已十分蓬勃。今天的手托木偶粤剧主要在打醮或庙宇重修开光上演,以娱神酬神。活动将介绍广东手托木偶粤剧的历史丶在香港的发展丶木偶的结构丶操作技巧等,并示范广东手托木偶粤剧选段。
 

 

日期

2021年11月7日(星期日)

时间

下午3时至4时30分

讲者

陈锦涛师傅(资深偶戏师)

节目重温

https://bit.ly/3FfDuev

 

 

「关帝信俗在香港」讲座(现场和网上同步进行)

保良局历史博物馆 合办
 
香港有近40间以关帝为主神的庙宇,要了解关帝信俗在香港,不仅要注意文武庙丶协天宫等庙宇,还要从主祀关帝之道堂丶祠阁丶会馆,以及保良局等一些团体去了解。关帝庙的建立及关帝信俗,与区内墟市的经济丶教育丶诞会丶祭祀礼仪等关系密切。关帝诞已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是次讲座让参加者有机会在关帝厅的关帝画像前聆听,以及了解香港的关帝信俗,别具意义。

 

 

日期

2021年11月27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保良局历史博物馆关帝厅(铜锣湾礼顿道66号)

讲者

游子安教授(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节目重温

https://bit.ly/3yWk8sV

 

 

「传统历法:《通胜》活用」讲座(现场和网上同步进行)

香港历史博物馆 协办
 
传统历法是时间编定的总称,曾被誉为是帝王权力的象征。现今我们仍沿用的《历书》,广东人称《通胜》,内容除了阳历丶阴历丶廿四节气和中国传统节日外,还有由阴阳五行推算出来的吉凶宜忌丶春牛图及地母经等,是古代农业生产和现今社会行事择日的重要参考。是次讲座会与大家一起研究这本历史悠久的日常生活重要参考─《历书》,以及认识择日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