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我们
- 香港非遗
-
展览及活动
- 展览
- 公众活动
- 教育活动
- 导赏服务
-
展览回顾
- 2025「同心迎国庆 —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汇瑞」展览
- 2025 "人文湾区.璀璨非遗"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汇展览
- 2025「同心熊猫海滨游 非遗文化齐体验」展览
- 2025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花灯扎作技艺展示
- 2024「传承」活动系列:非遗知多啲
- 2024 香港传统扎作技艺课程系列2——本地围头麒麟扎作展览
- 2024 贺国庆七十五周年 啬色园非遗荟萃彩灯节
- 2024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花灯扎作技艺展示
- 2024「民间手艺.扎作传承」学员作品展 — 兔仔灯笼
- 2024「埗」捉·非遗:非遗文化学堂 — 同「埗」看非遗
- 2024 实践非遗 — 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24南国书香节:腾飞创意—香港馆
- 2024《非遗点亮生活》非遗交流展
- 2024 桂港文化交流活动系列 - 旅游文化展览
- 2024「非遗知味」巡回展览
- 2024香港传统扎作技艺课程系列2 — 花炮扎作展览
- 2024 龙跃花灯.喜迎新岁
- 2024「非遗知味」巡回展览
- 2024 今昔—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23 港才港艺
- 香港周2023@曼谷
- 2023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花灯扎作技艺展示
- 2023「纸扎工艺在香港:历史丶传承与创新」展览
- 2023 根与魂 - 茶和天下.雅集∶浙江茶文化生活主题展演
- 2023 赏悦非遗 - 香港非遗线下展播
- 2023 传统花灯扎作技艺展示
- 2022「民间手艺•扎作传承」学员作品展
- 2021「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21 根与魂—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演活动
- 2021 沙头角庆春约太平清醮展览
- 2020「那些年的节庆」展览
- 2020「口传心授系列 I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览
- 2019 口传心授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 2019 继承 —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花灯扎作技艺展示
- 2019 根与魂 — 青未了 ‧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 2019 二零一九年香港花卉展览:「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扎作技艺展示」
- 2019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扎作技艺展示
- 2019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系列活动 『口传心授:香港特别行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月
- 2018 妙绘 ‧ 香港非遗
- 2018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扎作技艺展示
- 2018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扎作技艺展示
- 2017 口传心授: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17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传统花灯扎作技艺展示
- 2017 根与魂—忆江南 ‧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17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花灯扎作工艺展示
- 2016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花灯扎作工艺展示
- 2016 客家功夫三百年:数码时代中的文化传承
- 2016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花灯扎作工艺」展览
- 2016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龙扎作技艺」展览
- 2015 根与魂—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及讲座
- 2014 非常香港—传统风俗文化展览
- 2014 香江琴缘
- 2013 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12《西蜀天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览
- 2011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2011 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港项目
- 2010 元朗马田村金龙
- 200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 2025「过年——春节主题展」展览
-
活动回顾
- 2025「博物馆高峰论坛2025」会前活动
- 2025 发现非遗
- 2025 #ddHK设计#香港地
- 2025 传统x创新:蒸笼製作与当代竹艺
- 2025 师傅到
- 2024 香港博物馆节2024 — 「架势非遗」同乐日
- 2024 香港博物馆节2024 — 缤FUN博物馆嘉年华
- 2024 贺国庆七十五周年 啬色园非遗荟萃彩灯节
- 2024年「非遗在社区」文化交流系列活动
- 2024 非遗大本营
- 2024《文又得武又得》武.影.「非」凡
- 2024 大澳端午龙舟游涌特备节目
- 2024 非遗六月
- 2024「手艺.守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2024 人为.非遗 - 教育节目
- 2024 客家话初级班
- 2024「移动.非遗」学校教育活动
- 2024「移动.非遗」公众活动
- 2024 发现非遗
- 2024 香港天后诞研讨会
- 2024 师傅到
- 2023「非遗在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 2023「这一站.非遗」同乐日
- 2023年廣東非遺周暨佛山秋色巡遊活動
- 2023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大会
- 2023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颁牌仪式
- 2023 #ddHK设计#香港地
- 2023「遗想天开港澳行」暨南大学香港考察团
- 2023 非遗生活节
- 2023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2023 大澳端午龙舟游涌特备节目
- 2023 师傅到
- 2023 发现非遗
- 2022 师傅到
- 2022「乐在非遗」同乐日
- 2022 南音游记 — 行到边 ꞏ 唱到边
- 2022 香港长衫技艺非遗研讨会
- 2022「发现非遗」系列
- 2021 香港博物馆节 —「再觅非遗」寻乐日
- 2021「发现非遗」系列
- 2021「非遗进校园」节目系列
- 2020 发现非遗
- 2020「非遗传承 ─ 族群移居与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系列
- 2019「发现非遗」系列
- 2019 非遗传承讲座「解构男女装长衫:美学与工艺」
- 2019「大澳端午龙舟游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
- 2019 非遗大使训练课程 - 「童」心看非遗
- 2018「发现非遗」系列节目
- 2018 非遗大使训练课程 ─「童」赏非遗新角度
- 2018「发现非遗」同乐日
- 2018「大澳端午龙舟游涌」考察活动
- 2018 第二届坑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日
- 2018 香港花卉展览:花花世界赏非遗
- 2018「口传心授系列 I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览配套活动
- 2018 非遗同乐日
- 2017 细说新唱.南音
- 2017「非遗深度赏」同乐日暨《一脉相承:传承.传情》短片启播
- 2017 非遗任务 ─ 大坑火龙扎作教室
- 2017「金茶王」的港式奶茶制作秘技—示范 x 尝味 x 体验
- 2017「大澳端午龙舟游涌」考察活动
- 2017 坑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日
- 2017 「非遗任务 ─ 我要做传承人」系列之「十项」全能基本功
- 2017「长洲太平清醮」讲座及飘色制作分享
- 2017 非遗传承迎新岁
- 2016「非遗任务 ─ 我要做传承人」系列
- 2016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
- 2016 非遗任务 ─ 大坑火龙扎作教室
- 2016 区区有「盂兰」讲座系列
- 2016「非遗乐在夏令时」同乐日
- 2016「非遗乐在三栋屋」同乐日
- 2016「大澳端午龍舟游涌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
- 2016「长洲太平清醮」讲座及飘色制作分享
- 2015 大坑火龙扎作示范讲座
- 资源
- 资助计划
- 下载/资源中心
- 香港非遗月
- 嘉年华/同乐日
- 非遗精华游踪
- 其他合作伙伴
- 非遗清单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项目名录 - 展览
- 公众活动
- 教育活动
- 教育资源
- 瞬间看非遗
- 研究及出版
- 研究及出版
「发现非遗」系列节目 — 2023
节庆丶民俗丶艺术 —— 「挥春」琐谈与示范(网上直播)
「挥春」乃粤地对「春贴」丶「春条」之特有称呼。张贴「挥春」,除了迎接新春,也有趋吉避凶之意;而「挥春」之形式丶内容丶书体,也与中国语文丶书法艺术相关。本次讲座将介绍「挥春」的民俗性质与起源;并从语文和书法角度略说「挥春」的特点。讲者亦会示范不同形制丶内容丶书体的「挥春」,让公众对「挥春」有一全面而概括之认识。


日期 |
2023年1月8日(星期日) |
时间 |
下午3时至4时30分 |
讲者 |
严至诚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师) |
节目重温 |
http://bit.ly/3CCAjyK |
手写「挥春」工作坊
以书法手写之传统「挥春」,内容丰富多变,具有艺术价值,在印刷品充斥的现代,仍然深受欢迎。工作坊会简单介绍传统「挥春」之起源丶形制丶内容,并设有即席示范与实习时间,让参加者能在认识传统之馀,可以为自己与至亲好友书写贴心而得体的「挥春」,更深刻体验贴挥春这个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


日期 |
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 |
时间 |
第一节:上午11时30分至下午1时 |
地点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活动室(位於三栋屋博物馆) |
导师 |
严至诚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师) |
「挥春迎新岁」活动
贴挥春是香港的农历新年习俗,同时是香港非遗项目之一。於红纸上以墨水或金漆写上新一年的愿望,并张贴在家中或店铺内图个好意头。至今香港不少旧区仍有街头摊档为市民书写新年挥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将为游客即场书写挥春,赠予新春祝福,以推广这个宝贵的香港非遗项目。


日期 |
2023年1月15日(星期日) |
时间 |
第一节:下午2时至下午3时 |
地点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位於三栋屋博物馆) |
导师 |
梁文彦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二级助理馆长) |
「传统历法:编撰《通胜》与择日」讲座(现场和网上同步进行)
香港历史博物馆 协办
传统历法是古人通过观测天象以编定年丶月丶日的计算方法,人们将之编成《历书》有助古代农业生产活动。时至今日,在广东地区惯称为《通胜》的历书,其内容亦随着现代人的需求而变得包罗万有,成为现今社会行事择日的重要参考。是次讲座将由着名《通胜》编撰者蔡兴华女士,与大家浅谈出版《通胜》的工作,以及阐述《通胜》的内容及择日文化,让公众能够活用《通胜》。


日期 |
2023年3月11日(星期六) |
时间 |
下午3时至5时 |
地点 |
香港历史博物馆地下演讲厅(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 |
讲者 |
蔡兴华女士(历学堪舆学家) |
节目重温 |
印章雕刻工作坊
印章雕刻技艺,是一门结合书法丶刀工丶构图设计等技法的中国传统工艺。由於篆书是印章上常用的书体,故印章雕刻技艺又称「篆刻」。一枚印章兼备实用与艺术价值,除用於个人署名外,亦可体现文人雅士的志趣。工作坊将简介香港印章行业历史,并由印章雕刻师傅即场示范。参加者可亲手设计与雕刻个人化的石印章,以加深他们对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识。
![]() |
![]() |
日期 |
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 |
时间 |
第一节:上午11时至下午1时30分 第二节:下午3时至5时30分 |
地点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活动室(位於三栋屋博物馆) |
讲者 |
吴锦泉师傅(印章雕刻师傅) |
清明仔制作工作坊
客家人因应不同时节和场合制作各式茶粿,其中一种名为「清明仔」的传统客家食品,便是使用在清明节前後采收的鸡屎藤叶制作,故又称「鸡屎藤粿」。除了具食疗功效,客家人会用「清明仔」在清明时节供奉祖先。工作坊将透过制作此传统食品,让参加者了解传统乡村文化的生活智慧。
![]() |
![]() |
日期 |
2023年4月22日(星期六) |
时间 |
第一节:下午2时至3时30分 第二节:下午4时至5时30分 |
地点 |
赛马会老围中药园(新界荃湾老围村二陂圳地段453号) |
讲者 |
赛马会老围中药园导师 |
亲亲小花牌工作坊
花牌是常见於传统节庆丶新店开张及就职典礼等场合的大型装饰,既能增添节庆氛围,亦代表致送者的敬意。亲子工作坊将简介花牌的历史丶用途和特徵。参加者将透过拼贴花牌部件和设计祝福语句,认识花牌的特色和结构。
![]() |
![]() |
日期 |
2023年5月28日(星期日) |
时间 |
上午10时30分至中午12时 |
地点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活动室(位於三栋屋博物馆) |
讲者 |
蔡荣基师傅(资深花牌扎作师傅) |
迷你花牌制作工作坊
花牌扎作技艺是香港非遗项目之一,盛行於1950至1980年代。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花牌在用料和制作等方面也有不少变化。工作坊将介绍花牌的历史丶演变丶用料和工艺,参加者将透过制作迷你花牌,认识花牌的构件及体验花牌扎作技艺。
![]() |
![]() |
日期 |
2023年5月28日(星期日) |
时间 |
下午1时至3时 |
地点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活动室(位於三栋屋博物馆) |
讲者 |
蔡荣基师傅(资深花牌扎作师傅) 周启豪师傅(花牌扎作师傅) |
花牌扎作技艺工作坊
花牌扎作工序繁多,一般以竹和铁线扎成支架,并将龙形和凤形的纹饰丶红布丶锑花丶文字装饰等部件逐一组装而成。花牌的设计亦会因应客人的要求而作调整。工作坊将介绍花牌的历史丶工艺及用料等。参加者将合力扎制花牌,体验此项香港非遗技艺。
![]() |
![]() |
日期 |
2023年5月28日(星期日) |
时间 |
下午3时30分至5时30分 |
地点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活动室(位於三栋屋博物馆) |
讲者 |
蔡荣基师傅(资深花牌扎作师傅) 周启豪师傅(花牌扎作师傅) |
印章雕刻工作坊 ⸻ 肖形印
一枚印章可以纯文字丶纯图像或图文并茂入印,兼具实用与美学价值。单以图案入印的称为「肖形印」。工作坊将由资深印章雕刻师傅讲解及示范肖形印的图像转化与雕刻技法,并指导参加者雕刻一枚石印章,以提升他们对印章雕刻技艺的兴趣及审美观。
![]() |
![]() |
日期 |
2023年6月10日(星期六) |
时间 |
第一节:上午11时至下午1时30分 |
地点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活动室(位於三栋屋博物馆) |
讲者 |
吴锦泉师傅(印章雕刻师傅) |
小龙头扎作工作坊
「中秋节—薄扶林舞火龙」这个传统节庆活动已有过百年历史,并於2017年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逢农历八月十四丶十五,区内有火龙巡游,以祈求合境平安。活动不但能凝聚村民丶连系社区,近年更吸引区外民众参与。工作坊将透过扎作小型龙头,让参加者了解薄扶林舞火龙这个传统习俗的历史丶仪式及传统扎作工艺。
![]() |
![]() |
日期 |
2023年8月27日(星期日) |
时间 |
下午2时至5时 |
地点 |
薄扶林村街坊福利会(香港南区薄扶林薄扶林村15号A) |
讲者 |
萧昆仑先生(薄扶林村火龙会总监) |
薄扶林火龙扎作体验工作坊
每年中秋节前,薄扶林村村民均合力扎作大小火龙,於农历八月十四及十五日在区内巡游,并进行祭祀仪式。参加者将会在火龙支架捆扎禾草起来,合力扎作火龙,亲身体验火龙扎作技艺,藉此加深对薄扶林舞火龙这个本地非遗项目的了解。
![]() |
![]() |
日期 |
2023年9月10日(星期日) |
时间 |
下午2时至5时 |
地点 |
薄扶林村街坊福利会(香港南区薄扶林薄扶林村15号A) |
讲者 |
萧昆仑先生(薄扶林村火龙会总监) |
粤剧头饰制作工作坊
华丽夺目的粤剧服饰及穿戴令演员的角色塑造更上一层楼,其中的粤剧头饰精致多变丶闪烁耀目,展现本地传统手工艺灵活变通的特质。是次工作坊将简介粤剧头饰的种类和应用场合,参加者更可亲手制作头饰,感受传统工艺的奥妙。参加者更可顺道参观香港中央图书馆现正举行的「广府大戏—香港粤剧发展」展览 ,从不同角度了解粤剧和这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
![]() |
日期 |
2023年11月11日(星期六) |
时间 |
下午3时至5时 |
地点 |
香港中央图书馆地下二号活动室(香港铜锣湾高士威道66号) |
导师 |
周燕云师傅(资深粤剧头饰制作人) |
行山学中药
走出石屎森林,香港的郊野山岭布满不少具中医药疗效的植物,可谓天然的草药园。传统中医药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不少民间智慧和生活文化。是项远足活动中,赛马会老围中药园资深导师带领参加者,分别在荃湾川龙和太平山顶探寻及辨识山间时令的中草药植物,并了解它们的药用疗效。
![]() |
路线 |
(一)荃湾川龙 |
(二)太平山顶 |
川龙村 → 老围圆玄学院 (约3.2公里) |
卢吉道 → 夏力道 → 卢吉道 (约3.7公里) |
|
日期 |
2023年12月9日(星期六) |
2023年12月16日(星期六) |
活动时间 |
上午9时30分至下午1时30分(约四小时) |
|
领队 |
赛马会老围中药园导师 |